

當煤礦開采遇上“四兩撥千斤”的尖端技術,會擦出怎樣的火花?今天,小編帶您一起走近鄭煤機創新產品——大行程皮帶自移機尾系列,以“短行程油缸驅動大行程推移”的創新性突破,重新定義井下運輸效率與安全標準,為煤炭行業智能化升級再添核心利器。
一、技術突破:小油缸推動高效率
在煤礦井下運輸系統中,皮帶機自移機尾是銜接轉載機與帶式輸送機的關鍵設備。傳統自移機尾受限于推移油缸行程,普遍存在 “三刀一移” 的效率瓶頸 ——采煤機每割 3 刀煤,就需人工拆除皮帶架、頻繁推移設備,不僅耗時耗力,更制約工作面快速推進。
鄭煤機通過獨創的鎖緊機構與力學傳導設計,以短行程油缸實現6.4米標準推移(支持定制至15米超長行程),配合電液控制系統與毫米級傳感器,形成“自動調平-精準推移-姿態監控”的全閉環智能作業鏈。從“三刀一移”實現“八刀一移”“一天一移”,為生產班減少拆皮帶架時間,真正踐行“少移動多割煤”的高效作業理念。
二、產品矩陣:全場景適配的效能革命
鄭煤機大行程皮帶自移機尾系列新品覆蓋6.4-15米全行程區間,采用模塊化設計實現“一機多用”:800-1800mm帶寬適配機型,智能傳感網絡可接入礦井物聯網平臺,更支持5G遠程操控。在沙吉海礦的應用中,在巷道起伏較大、仰俯采變化多等復雜地質情況下,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并在今年1月份,用戶向鄭煤機復購了第二套設備。
三、行業價值:從裝備升級到理念重構
這不是單一設備的迭代,而是井下運輸模式的系統性變革和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充分體現。鄭煤機大行程皮帶自移機尾的推出,不僅解決了傳統設備“行程短、效率低”的痛點,更通過智能化技術推動井下運輸向 “少人化、無人化” 邁進。是真正從用戶需求出發,以煤炭開采生產節拍需求為導向,量身定制的高效能產品。截至目前,大行程皮帶自移機尾已形成6.4米、8米、10米、15米行程的系列產品,已推廣到印尼、新疆、陜西、山西、貴州、四川等多個礦區。
鄭煤機始終以客戶價值為錨點,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在“需求響應-技術攻關-生態構建”的螺旋上升中,實現從單機突破到智能成套集群、從智能綜采到兩巷綜合解決方案的全面突圍。面向未來,鄭煤機將以技術密度編織安全開采護城河,以智能裝備解鎖人效提升新邊界,以智慧礦山之韌托舉能源轉型之重,讓中國煤炭工業在智能時代破界向新。